| 
 
 
 
      二十七日丙午,雨。 
晓起理装,家人辈至庵中拜别。余曰:“此别也,若幸中兴有期,则归
 来相见亦有日,不然,从此永诀矣。两幼主室家之好未完 (倌倕未婚),岂
 不痛心!然留之事虏必不可,我亦无可奈何耳。三孙不及见其长大,幸为我
 善视之。踞湖山先陇松楸,幸念之毋忘。闻虏令,遁不降者藉人。不腆数亩
 与环堵之室,不暇计矣。顾夫人公子,向受钱唐公之托,今亦有愧九原,当
 今善返昆山耳。诸妇女可寄西方尼庵,汝辈但为谋其糊口者,俾无冻馁以死,
 感且不圬。”家人皆伏地哭,余亦泣。登舟,二兄幼舆,叔秀侄来送。侄孙
 舒胤亦来,明年十五,泪潸潸不止矣。既发,冒雨至栖真寺(即香上人简庵)。
 夜,可生上人为视发焉。即此后或有黄冠故乡之思,但恐彭泽田园,门非五
 柳;辽东归鹤,华表无依耳!
 
 十一月六日甲寅,晴,冷甚。
 倕又病。黄昏,斜月半钩,挂寒林之末,幽凉黯淡,回非人境。
 
 十五日癸亥,晴,暖。
 夜月空岩,千林缟色。
 
 二十二日庚午。
 积雪弥山,如泛银海中,光摇耳目。枯藤乱石,皆琼柯玉缟也。
 
 二十七日乙亥,阴,冷。
 雪消下涧,如胡塞琵琶声,悲凉凄咽,尽是明妃别汉之恨。儿辈沿石磴
 探寻瀑窟,登翠微而上,余不能耐寒也。
 
 三月初十日丁巳,晴。
 初闻黄鹂声,犹忆离家日雁叫声也。物换星移,动人感深矣。
 
 十四日辛酉,晴。
 访匪石、初旭、吴若英。见三四女子,少艾鲜衣,采桑陌上。忽睹太平
 景色,倍生感叹。
 
 七月二十日甲子,睛,夜热。
 蓬帘不下,明月窥床,卧想去秋以迄今夕,雁风鹃雨,忽忽如梦,真可
 伤怀!
 
 初九日壬子,大风雨,冷。
 去秋在一华庵,如晦不已,今昔似之,然昔坐窗下,采新桔供酒,看远
 山云雾;今飘摇孑处,西风片片,吹雨敲纸窗,但听松涛声在屋顶上,如千
 斛蟹汤煎沸,羁怀旅况,一往而深!
 
 二十五日丙申,晴,风。
 思米道人久不晤矣,牵倌、倕访之。道经真如小筑,有桃花二三株,本
 小而色艳,如婷婷嫋嫋十三初余,即妖颜冶笑,婀娜 人。又道上二山茶花
 树,如苍虬,花繁朵小——宋无寿寺故址。花故禅院中物,寺已毁尽,花犹
 岿然:组容宝刹,不如一无情之植耶?造薛庐,则茂申仲日先在,公岩亦昨
 日自梁溪来矣。谈一晌各别。
 
 三月初十日辛亥,雨。
 阅《东坡集》,公贻黄鲁直牍云:“闻行囊中无一钱,途中颇有好事者,
 能相济急否?”不觉一叹!山谷盛名之下固自不同,宋世亦或有此风俗,求
 之今天下,难乎其人矣。
 
 四月初四日乙亥,小雨,多风。
 往和丰庵,绿浓绕径,红蔷薇花娇映涧边,篱上涧下一石矼已掩翠丛中
 矣。庭中梅杏,浅阴青嫩;蜀葵娟娟砌间;兰花在缸,零瀓小沐。饮新茶,
 食笋豆,听黄鹂声,悠然尘 之外,而慈覆以寇盗纵横为叹,真沧海横流,
 处处不安也。归,即雨濛濛沾衣矣。
 
 七月十二日丙辰,晴,风。
 夜中偶起,似可三更时分也。澓流薄岸,颓萝压波,白月挂天,苹风隐
 树,四顾无声,遥村吠犬,鱼掉泼刺,萤光乱飞,极夜景之幽趣也。
 
 十二月初九日乙亥,晴。
 佺就医邓尉,二十余日矣,杳无消息来,故倌、倕往视之。先至溪拉侗
 偕去。晚间枯林亟戢响,斜日交幽,东窗对影,一尊黯然!颜子之乐自在箪
 瓢,予不堪忧者,家国殄瘁,岂能忘心!李陵所云:“胡笳互动,边声四起,
 独坐听之,不觉泪下。”
 
 十六日壬午,晴,大风。
 风浪恬静,明月东升,照薄纸上如轻绡可鉴。远远闻吹笛声,虽地非山
 阳而感同向秀;旧游之思,亦不止中散一人矣。
 
 二十四日己丑,雨,冷。
 黯索之况,悽然莫写。
 
 八月二十日壬子,寒露,雨,午晴,夜甚寒。
 枕衾肖索。觉来,破纸窗上,明月穿棂如日,不无“杜鹃枝上月三更”
 之叹,旋又睡去。
 
 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