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顿首,师鲁十二兄书记。前在京师相别时,约使人如河上。既受命,
便遣白头奴出城,而还言不见舟矣。其夕,及得师鲁手简,乃知留船以待,
怪不如约。方悟此奴懒去而见绐。
临行,台吏催苛百端,不比催师鲁人长者有礼,使人惶迫不知所为。是
以又不留下书在京师,但深托君贶因书道修意以西。始谋陆赴夷夷陵,以大
暑,又无马,乃作此行。沿汴绝淮,泛大江凡五千里,用一百一十程才至荆
南。在路无附书处,不知君贶曾作书道修意否?
及来此问荆人,云去郢止两程,方喜得作书以奉问。又见家兄言:有人
见师鲁过襄州,计今在郢久矣。师鲁欢戚不问可知,所渴欲问者,别后安否?
及家人处之如何,莫苦相尤否?六郎旧疾平否?
修行虽久,然江湖皆昔所游,往往有亲旧留连,又不遇恶风水。老母用
术者言,果以此行为幸。又闻夷陵有米、面、鱼,如京洛;又有梨栗、桔柚、
大笋、茶壃,皆可饮食,益相喜贺。昨日因参转运,作庭趋,始觉身是县令
矣。其余皆如昔时。
师鲁简中言,疑修有自疑之意者,非他,盖惧责人太深以取直尔。今又
思之自决,不复疑也。然师鲁又云暗于朋友,此似未知修心。当与高书时,
盖已知其非君子,发于极愤而切责之,非以朋友待之也。其所为何足惊骇,
路中来颇有人以罪出不测见吊者,此皆不知修心也。师鲁又云非忘亲,此又
非也。得罪虽死,不为忘亲,此事须相见可尽其说也。
五六十年来,天生此辈,沉默畏慎,布在世间,相师成风。忽见吾辈作
此事,下至灶门老婢,亦相惊怪,交口议之。不知此事古人日日有也,但问
所言当否而已。可嗟世人不见如往时事久矣!往时砧斧鼎■,皆是烹斩人之
物,然士有死不失义,则趋而就之,与几席枕藉之无异。有义君子在傍,见
有就死,知其当然,亦不甚叹赏也。史册所以书之者,盖特欲警后世愚懦者,
使知事有当然而不得避尔,非以为奇事而诧人也。幸今世用刑至仁慈,无此
物,使有而一人就之,不知作何等怪骇也。然吾辈亦自当绝口不可及前事也。
居闲僻处,日知进道而已。此事不须言,然师鲁以修有自疑之言,要知修处
之如何,故略道也。
安道与予在楚州,谈祸福事甚详,安道亦以为然。俟到夷陵写去,然后
得知修所以处之之心也。又常与安道言,每见前世有名人,当论事时,感激
不避诛死,真若知义者,及到贬所,则戚戚怨嗟,有不堪之穷愁形于文字,
其心欢戚无异庸人,虽韩文公不免此累。用此戒安道,慎勿作戚戚之文。师
鲁察修此语,则处之之心,又可知矣。近世人因言事亦有被贬者,然或傲逸
狂醉,自言我为大不为小。故师鲁相别有言:益慎职,无饮酒。此事修今亦
遵此语。咽喉自出京愈矣,至今不曾饮酒。到县后勤官,以惩洛中时懒慢矣。
夷陵有一路,只数日可至郢,白头奴足以往来。秋寒矣,千万保重,不
宣。修顿首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