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有出于千世之前,圣贤辩之甚详而明,然后世不深考之,因以偏见独
识,遂以为说,既失其本,而学士大夫共守之不为变者,盖有之矣,伯夷是
已。
夫伯夷,古之论有孔子孟子焉,以孔盂之可信而又辩之反复不一,是愈
益可信也。孔子曰:“不念旧恶,求仁而得仁,俄于首阳之下,逸民也。”
孟子曰:“伯夷非其君不事,不立恶人之朝,避纣居北海之滨,目不视恶色,
不事不肖,百世之师也。”故孔孟皆以伯夷遭纣之恶,不念以怨,不忍事之,
以求其仁,饿而避,不自降辱,以待天下之清,而号为圣人耳。然则司马迁
以为武王伐纣,伯夷叩马而谏,天下宗周,而
耻之,义不食周粟而为采薇之歌,韩子因之,亦为之颂,以为微二子,
乱臣贼子接迹于后世,是大不然也。
夫商衰而纣以不仁残天下,天下孰不病纣?而尤者,伯夷也。尝与太公
闻西伯善养老,则往归焉。当是之时,欲夷纣者,二人之心岂有异邪?及武
王一奋,太公相之,遂出元元于涂炭之中,伯夷乃不与,何哉?盖二老,所
谓天下之大老,行年八十余,而春秋固已高矣。自海滨而趋文王之都,计亦
数千里之远,文王之兴以至武王之世,岁亦不下十数,岂伯夷欲归西伯而志
不遂,乃死于北海邪?抑来而死于道路邪?抑其至文王之都而不足以及武王
之世而死邪?如是而言伯夷,其亦理有不存者也。
且武王倡大义于天下,太公相而成之,而独以为非,岂伯夷乎?天下之
道二,仁与不仁也。纣之为君,不仁也;武王之为君,仁也。伯夷固不事不
仁之纣,以待仁而后出。武王之仁焉,又不事之,则伯夷何处乎?余故曰圣
贤辩之甚明,而后世偏见独识者之失其本也。呜呼,使伯夷之不死,以及武
王之时,其烈岂减太公哉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