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页 | 唐前诗选 | 唐朝诗选 | 唐后诗选 | 宋前词选 | 宋朝词选 | 宋后词选 | 散曲杂剧 | 散文骈文 | 古今诗集 |
  当前位置:首页 >> 散文骈文 >> 散文名篇 >> 明·徐霞客《游黄山日记》
站内搜索:  


明·徐霞客《游黄山日记》
服务提供:听松阁精品诗词网  文章作者:海棠   内容来源:听松阁精品诗词网   发表时间:2013-11-25  文章类别:散文名篇  阅读次数:
推荐给朋友:  


     戊午九月初三日出白岳榔梅庵,至桃源桥。从小桥右下,陡甚,即旧向
黄山路也。七十里,宿江村。
     初四日十五里,至汤口。五里,至汤寺,浴于汤池。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
十里,上黄泥冈。向时云里诸峰,渐渐透出,亦渐渐落吾杖底。转入石门,
越天都之胁而下,则天都、莲花二顶,俱秀出天半。路旁一岐东上,乃昔所
未至者,遂前趋直上,几达天都侧。复北上,行石罅中。石峰片片夹起,路
宛转石间,塞者凿之,陡者级之,断者架木通之,悬者植梯接之。下瞰峭壑
阴森,枫松相间,五色纷披,灿若图绣。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,而有奇若此,
前未一探,兹游快且愧矣!
     时夫仆俱阻险行后,余亦停弗上;乃一路奇景,不觉引余独往。既登峰
头,一庵翼然,为文殊院,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。左天都,右莲花,背倚玉
屏风,两峰秀色,俱可手揽。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,真黄山绝胜处!非
再至,焉知其奇若此?遇游僧澄源至,兴其勇。时已过午,奴辈适至,立庵
前,指点两峰。庵僧谓:“天都虽近而无路,莲花可登而路遥,只宜近盼天
都,明日登莲顶。”余不从,决意游天都。挟澄源、奴子仍下峡路,至天都
侧,从流石蛇行而上,攀草牵棘,石块丛起则历块,石崖侧削则援崖。每至
手足无可着处,澄源必先登垂接。每念上既如此,下何以堪?终亦不顾。历
险数次,遂达峰顶。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,澄源寻视其侧,得级,挟予以
登。万峰无不下伏,独莲花与抗耳。时浓雾半作半止,每一阵至,则对面不
见。眺莲花诸峰,多在雾中。独上天都,予至其前,则雾徒于后;予越其右,
则雾出于左。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,柏虽大干如臂,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。
山高风巨,雾气去来无定。下盼诸峰,时出为碧峤,时没有银海。再眺山下
则日光晶晶,别一区宇也。日渐暮,遂前其足,手向后据地,坐而下脱。至
险绝处,澄源并肩手相接。度险,下至山坳,瞑色已合。复从峡度栈以上,
止文殊院。
     初五日平明,从天都峰坳中北下二里,石壁岈然。其下莲花洞正与前坑
石笋对峙,一坞幽然。别澄源,下山至前岐路侧,向莲花峰而趋。一路沿危
壁西行,凡再降升,将下百步云梯,有路可直跻莲花峰。既陟而磴绝,疑而
复下。隔峰一僧高呼曰:“此正莲花道也!”乃从石坡侧度石隙,径小而峻,
峰顶皆巨石鼎峙,中空如室。从其中叠级直上,级穷洞转,屈曲奇诡,如下
上楼阁中,忘其峻出天表也。一里,得茅庐,倚石罅中。方徘徊欲升,则前
呼道之僧至矣。僧号凌虚,结茅于此者,遂与把臂陟顶。顶上一石,悬隔二
丈,僧取梯以度,其巅廓然。四望空碧,即天都亦俯首矣。盖是峰居黄山之
中,独出诸峰上,四面岩壁环耸,遇朝阳霁色,鲜映层发,令人狂叫欲舞。
     久之,返茅庵,凌虚出粥相饷,嗓一盂。乃下至岐路侧,过大悲顶,上
天门。三里,至炼丹台。循台嘴而下,观玉屏风、三海门诸峰,悉从深坞中
壁立起。其丹台一冈中垂,颇无奇峻,惟瞰翠微之背,坞中峰峦错耸,上下
周映,非此不尽瞻眺之奇耳。还过平天矼,下后海,入智空庵,别焉。三里,
下狮子林,趋石笋矼,至向年所登尖峰上,倚松而坐。瞰坞中峰石回攒,藻
缋满眼,始觉匡庐、石门,或具一体,或缺一面,不若此之闳博富丽也!久
之,上接引崖,下眺坞中,阴阴觉有异。复至冈上尖峰侧,践流石,援棘草,
随坑而下,愈下愈深,诸峰自相掩蔽,不能一目尽也。日暮,返狮子林。
     初六日别霞光,从山坑向丞相原下。七里,至白沙岭。霞光复至,因余
欲观牌楼石,恐白沙庵无指者,追来为导。遂同上岭,指岭右隔坡,有石丛
立,下分上并,即牌楼石也。余欲逾坑溯涧,直造而下。僧谓:“棘迷路绝,
必不能行,若从坑直下丞相原,不必复上此岭;若欲从仙灯而往,不若即由
此岭东向。”余从之,循岭脊行。岭横亘天都、莲花之北,狭甚,旁不容足,
南北皆崇峰夹映。岭尽北下,仰瞻右峰罗汉石,圆头秃顶,俨然二僧也。下
至坑中,逾涧而上,共四里,登仙灯洞。洞南向,正对天都之阴。僧架阁连
板于外,而内犹穹然,天趣未尽刊也。复南下三里,过丞相原,山间一夹地
耳。其庵颇整,四顾无奇,竟不入。复南向循山腰行五里,渐下,涧中泉声
沸然,从石间九级下泻,每级一下有潭渊碧,所谓九龙潭也。黄山无悬流飞
瀑,惟此耳。又下五里,过苦竹滩,转循太平县路,向东北行。